传统的果园管理以化学防治为主,普遍存在滥用化学农药的问题,治虫同时也杀伤了天敌,不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也增强了害虫抗药性,形成恶性循环。当前果园管理需注重采取综合手段,即综合应用栽培技术及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主要运用生态控制、理化诱控、驱避技术、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五大技术,通过搭配使用,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今天小编主要介绍理化诱控技术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杀虫灯
主要用来物理诱捕果园苹果小卷叶蛾、毒蛾、苹果潜叶蛾、夜蛾、金龟子等多种趋光害虫。
产品特点:黑光灯做诱引源;频振式高压电网杀灭害虫。
使用方法:4-10月使用,晚开灯,早晨关灯。每2~3天清除虫尸一次。20亩/盏。
缺点:诱杀多种昆虫,会误杀没有危害的昆虫。金龟子防治效果较好。
2、色板诱杀
用来诱捕果园外来蚜虫、斑翅果蝇,近年来使用面积不断扩大。
产品特点:涂有粘虫胶的白色、黄色、蓝色等塑料板。
使用方法:4~5月份始见有翅蚜时挂于树冠外围平生枝条上,间距6-8m,间隔3~4周更换一次。
注意:黄板诱捕有翅蚜虫,多用于桃园;蓝板诱捕斑翅果蝇,多用于樱桃园。释放壁蜂授粉和麦收期间,减少或撤出诱虫板,减少对益虫的伤害。
3、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性诱杀技术
利用极少量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制成诱饵,吸引靶标雄虫至诱捕装置中并集中杀灭,一般用于害虫预测预报;当使用密度高时称为大量诱捕法,可起到降低后代种群数量的作用,具有高效专一、安全无毒、不易产生抗性、环境友好等特点。是未来的方向,许多国家都在大面积使用。产品特点:胶塞式缓释诱芯
使用方法:测报时注意:由于梨小食心虫群体量大,此方法只适合检测梨小群体发生动态,不能起到防控作用。制成诱捕器挂于距地面1.5米树冠内,1~3天统计一次,进行监测。
3、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性迷向技术
性迷向技术通过释放到空气中大量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使雌雄交配概率减少,达到降低昆虫种群数量的目的。
产品特点:复合缓释迷向丝;信息素膏制剂;胶条制剂。
使用方法:迷向丝3-9月靶标害虫盛发期使用,吊挂于树离地2/3处。按照产品特点控制悬挂密度和选择更换时间。
关键点:规模化使用。
注意:迷向丝不仅价格高,且悬挂人工成本高,生产中推荐使用胶条制剂,方便悬挂。还需运用不同的检测手段(性诱芯,糖醋液,测报灯)多方位展示说明性迷向技术的防治效果。在梨小食心虫越冬代、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期前施放性信息迷向素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交配行为均具有显著的干扰效果。
4、食源诱杀技术(糖醋液诱杀)
糖醋酒液作为一种食物引诱剂,是一种无公害的虫害诱捕防治混合剂,对鳞翅目、鞘翅目及双翅目等昆虫具有较强的诱杀作用,具有诱捕种类多、材料简单易得、操作方便等特点。
诱杀对象有:桃蛀螟、斑翅果蝇、梨小食心虫、金龟子和苹果小卷叶蛾等。使用方法:红糖5:醋20:水80。悬挂在树体2/3高度。
5、诱虫带/草把/纸板
主要用来物理诱捕树干越冬的叶螨、粉蚧、绵蚜等多种害虫。
产品特点:特殊材料;特殊的瓦楞纸结构;添加了害虫越冬诱引物质。
使用方法:8-10月均可用,8月份使用效果最佳。休眠期解下集中销毁。
搭配使用
根据防治对象和园相的不同,可选择搭配不同的防控方法。以最优配置为原则,尽量降低防控成本,提升防控效果。后期咱们再介绍其他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