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本土,比烟台大樱桃身价更高的水果恐怕找不出几个。对于这样的“头部资源”来说,在电商渠道迎来销量井喷后,它的当务之急是打破地域性公共品牌的“魔咒”。沾化冬枣曾因仿冒者众多品牌溢价一落千丈;而享誉多年的烟台苹果两年前遭遇卖果难。进口车厘子兵临城下,烟台大樱桃急需一个中国版佳沛公司帮它完成从农产品到工业化商品的“惊险一跃”。离烟台大樱桃成熟还有两个月,3月24日,京东就在烟台召开了华北区首届山东合作伙伴大会。
这个去年才正式介入烟台大樱桃市场的电商平台,今年赶了个早,是各大电商平台中第一家来烟台开合作伙伴大会的。烟台当地200多家企业和和合作社慕名而来,他们同样也是各大电商平台笼络的对象。当天的会场很火爆,但当天开建的京东生鲜QQ群里却充满心机。“若是京东真有诚意开发烟台大樱桃这个品牌,为什么不实行3个月免租?”一家樱桃商户在群里发问。
这样的“叫板”反映了当地一些樱桃小商家的典型心态:他们盘算着平台费、佣金扣点的细微差异,哪家给的资源优惠,就更偏向哪个渠道。当各大电商平台、微商蜂拥而至,争相开发这个国内水果界的“头部资源”时,烟台大樱桃销量也被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爆发期。烟台市大樱桃协会的信息显示,2016年,烟台大樱桃产量在20万—22万吨,整个樱桃季网销3.78亿元,同比增长75.8%。
中国海关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十大进口水果榜单的第一名,是车厘子。车厘子的进口金额,从2013年的2.86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7.93亿美元,增长177%。而在2015年的樱桃出口季,智利车厘子总产量的80%以上是销往了中国,这也就是说,中国几乎把整个智利的樱桃都包了。
当然,烟台作为中国大樱桃主产区的地位还是稳固的。烟台当地有一种观点很普遍,认为烟台大樱桃和进口车厘子正好是错峰销售,进口车厘子对烟台大樱桃不构成威胁。另外,像大连当地的樱桃树都是从烟台进的,烟台在种苗上优势明显。
千万要留意烟台大樱桃和进口车厘子及其他地区大樱桃的竞争态势。这已经是一个全球化市场了。烟台大樱桃上市时价格并不低,跟进口车厘子价格差不多。大连大樱桃也******不差,浙江也在试种大樱桃,云南、贵州也有,消费者在购***时自然会有一个比较。这个塑料味说明烟台大樱桃的销量上去了,但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配套没上去,还是粗放式的。
除了种植外,包括采收、分拣、存储、冷链物流等,在生鲜这个领域,配套产业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瑕疵,都会影响消费体验。
烟台大樱桃走电商渠道爆红后,它已经成为非标准的商业化产品。农产品和非标商业化产品是有差别的。烟台很多卖家做电商才三四年,还是扮演传统渠道商的角色,还在卖农产品。现在烟台大樱桃的外部市场环境变化非常大,国内农副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基本上到了一年四季都能见着进口车厘子的情况。烟台大樱桃已经到了一个由量的追求到质的追求的变化。在烟台大樱桃这个产业上,亟待龙头企业冒出来,把从销售端提出来的需求,转变成种植端、分选端的新标准,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龙头企业不断地把能量往上下游传导,从种植端到加工端,把烟台大樱桃的品控把控起来。
此次京东华北区的合作伙伴大会上,针对假冒伪劣的烟台大樱桃,烟台市大樱桃协会会长张福兴表示,今年烟台大樱桃必须经过协会许可贴上烟台大樱桃区域品牌标识。但事实上,区域品牌打假一直是个难题。原产地如何把产品做出标准做出品质,而不是一味砍价、提早采摘,降低品质伤害公共品牌?比烟台大樱桃打假更重要的是建立企业品牌。
现在,那些一个樱桃季卖了几千万元的企业在烟台当地很有名,但这些企业旗下注册的水果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知名的一家也没有。就像一提到新西兰******桃,就联想到佳沛这个品牌,联想到佳沛这个全球化公司。所有的行业,都要有大资本带头投入,领头去做,才能快速改变行业现状。
就目前现实情况看,像京东这样的大平台,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龙头企业的作用,成为地域品牌建设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
现在,包括阿里、京东、苏宁易购都在推地方优品,都在做地方特产馆,这对于地方品牌建设将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而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山东是这些大平台渠道下沉、竞逐农村电商市场的主战场。地方特产馆***重要的使命,不是追求一天出10万单,一单赚50块钱,而是要给所有***家品质上的保证,追求稳定的、有黏性的客户,一单可能只赚10元钱,但优质果品和服务会大大提高复购率和客户黏性。